產品列表
—— PROUCTS LIST
實驗室顯微鏡按放大倍數是如何分類的?
點擊次數:1110 發布時間:2022-11-16
科學上,實驗室顯微鏡分為兩類:工作在可見光下的光學顯微鏡和工作在不可見光(包括電子射線)下的非光學顯微鏡。在實際工作中,人們常常根據顯微鏡的性能和用途來命名顯微鏡,并根據顯微鏡的放大倍數、照明方式、成像形式、結構、功能和鏡子的用途來分類。今天就來說說它按放大倍數是如何分類的。
1、低倍顯微鏡:總放大倍數在200倍以下。這臺顯微鏡重量輕,體積小,結構簡單。一般配備10x或12.5x日鏡和10x或16x物鏡。適用于觀察動植物標本,如微小昆蟲、種子胚芽等,也可用于植物保護、家庭教育等。
2、大眾顯微鏡:總放大倍數大于200倍小于1000倍的實驗室顯微鏡。這種顯微鏡通常采用直筒結構,精度比低倍顯微鏡高。一般配備5、10、16目鏡和4、10、40(或60)物鏡。一般組合小于640次,適用于農、林、牧業的生物實驗、檢驗和育種。這種型號價格便宜,質量好,用途廣泛。
3、高倍顯微鏡:總放大倍數約為1000~1600倍。這種顯微鏡往往采用傾斜目鏡筒結構,外形精巧,精度高。最高配有16倍目鏡和100倍物鏡。適用于醫療、農牧科研單位做化驗、生物研究和臨床試驗。有時,提供各種附件來擴展功能。
4、超高倍顯微鏡:總放大倍數在10000倍以上,有的電子實驗室顯微鏡達到了100萬倍。這種顯微鏡被專門的研究部門用來研究病毒、物質的分子結構、晶體分析等。